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关切>市级动态
随州让生态“好水”蝶变经济“活水”
发布日期:2024-12-16 信息来源: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审核:生态环境局 字号:[ ]

随州市地处江淮交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近年来,随州市锚定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机遇,以水为“媒”,持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走出了一条生态“好水”蝶变经济“活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防五治一支撑”筑牢水生态环境基底

随州市委、市政府编制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出台府澴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市人大开展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立法,市政协组织府澴流域综合治理民主监督,为流域治理绘蓝图、画边框。

坚持预防、研防、技防、联防“四防”并举。落实国控断面水质监测预报预警和区域联动、部门联动、测管联动等长效机制,加强治水基础性、规律性调查研究,健全智能化水质监测网络体系。

推进“五治”。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县城)黑臭水体治理等五大涉水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全市水生态环境安全。

强化重大涉水项目“一支撑”。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三水共治”项目库,统筹谋划、多头储备、联合实施一批流域治理重大项目,以生态大工程助推流域水质大提升。累计投入资金30余亿元,实施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随州段)一期工程、随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等一大批府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全市19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连续三年全达标。

以“生态+”为主线催生农文旅融合美丽经济

涢水是府澴河干流随州段,发源于荆楚名山、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北麓。随州市立足“源流”地理特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碧水保卫战。挖掘流域水文化特色,沿线大洪山、桐柏山、封江口、徐家河“生态四宝”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达47.3%,生态质量指数居全省前列。讲好涢水源、琵琶湖、月光海等景区、景点水文化故事,打造一批新晋网红打卡地,以生态魅力擦亮“休闲度假到随州”的城市旅游IP,“一季三会四赛”火爆出圈。

好山好水出好物。得天独厚的条件,让绿色、有机、生态成为随州市“两香一油”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底色。随州香菇2023年总产量70万吨,出口总额68亿元,超全国总量的30%,在2023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蝉联榜首。“随州香稻”颗粒细长、色泽光亮、营养丰富,口感软弹清香,先后荣获省内外18个重点奖项,并获袁隆平院士亲笔题词。油茶种植面积达56.78万亩,年产茶油1.68万吨,全产业链年产值达46.27亿元,2024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随州召开。

工业绿能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石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产业向“绿”转型、向“新”升级。

促进风光水火储协同发展,用绿电、绿证为产业转型、外贸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引擎。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33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达329亿千瓦时,自2012年起,连续11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和累计发电量居全省第一。

引导专汽、石材等支柱性行业领域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专汽产业作为随州龙头产业,锚定新能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升级,相继斩获11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发展成为全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的产业基地,全国每7辆专汽就有一辆“随州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美名蜚声海内外。

着力构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的发展新局面。落实“边开采、边恢复”,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2021年以来,累计修复矿山开采平台510个、边坡481个,修复总面积达1.85万亩,综合治理矿区河道3.5公里。新建石材加工企业污水干湿分离设施180余套,实现污水零排放、循环全利用。

2022年,随州市封江口水库获评全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如今,随州涢水、厥水、应山河、漳水4条水体被纳入国家2573条美丽河湖治理清单。追新逐绿的随州,正加快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围绕4条河流建立治理“项目库”,筛选拟入库项目57个,投资总额52.04亿元,致力于让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成为常态,让生态“颜值”为产业“绿值”持续赋能,增添无尽动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