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持之以恒做好治水文章——我市连续三年交出水环境治理亮眼成绩单 发布日期:2024-03-04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审核:生态环境局 字号:[ ]
   “十四五”以来,我市上下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统筹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系统治理,推进城乡水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连续三年,全市19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3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交出水环境治理亮眼成绩单。
01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拧紧“阀门”
    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打通“岸上岸下”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3年,我市成立府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专班,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采用“人工徒步+现场快检+重点溯源”工作方式,深入推进全市入河排污口“查、测、溯、管、治”,完成府澴河流域13条重点河流和淮河干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共计排查溯源各类大小入河排污口1819个,形成“一口一档”监管台账并动态更新。截至目前已通过依法取缔、清理合并、规范整治等措施,整治完成54个入河排污口。
    坚持分类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统筹做好信息管理、在线监测、预警研判三篇“文章”。结合2大流域、9大水系和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档”台账,重点聚焦国考孝昌王店断面、平林断面汇入河流排污口情况,研判分析排口排污态势,借力入河排污口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02聚力攻坚水环境质量改善问题,打通“堵点”
    面对干旱少雨、生态基流不足、断面达标困难的严峻形势,我市坚持“三水统筹”,突出水污染防治区域联动、部门联动、测管联动,实施“四防四治一支撑”举措,科学实施生态补水、河道整治、管网建设等措施,推动广水城区截污管网建设、长岭镇黄家坝河平林村段环境整治,针对王店断面、平林断面上游风险点位,逐一核查溯源,细化水质达标攻坚方案,督导落实,有效解决了长期影响王店、平林断面水质“老大难”问题。
    开展乡镇水源地、涉水企业治污设施运行、化工园区等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依法查处涉饮用水源地案2件,工业企业涉水案6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1件。把枯水期、汛期作为抓好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的关键期,研究随州源流特征和气候特点,落实汛期“两看三查”、旱季“两查三防”水环境安全防控措施。强化断面水质监测预警,将全市5座省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4座小流域水质监测微站、54家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装置与智慧环保平台联网,全时监控,即时预警。做深做细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响应、问题处置等工作,一旦水质呈现恶化趋势,及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保障水质平稳。
03持续巩固提升水污染防治成效,夯实“根基”
    协调与武汉、孝感、襄阳、南阳、信阳等周边地市签订跨区域水环境联保共治、生态补偿、应急处置等协议。一体推进市、县、镇、村“四级”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风险排查和环境整治,有效保障全市大小“水缸”水质安全。统筹流域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新增完成9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治黑臭水体5条,持续巩固水污染防治成效。
    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三水共治”项目库,“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获批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8个,获取中央资金共计1.92亿元。成功申报EOD项目2个,其中曾都区府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已获得金融机构授信15.19亿元,获批金融贷款7.21亿元,5个子项目均已开工;徐家河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已推荐至11家金融机构给予授信放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