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04-27 信息来源: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审核:生态环境局 字号:[ ]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随州。

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协同度得到有效提升;重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多层次试点示范体系基本建成,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

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二、强化源头防控

(一) 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的减污降碳政策体系,细化完善主体功能分区。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协同强化“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要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利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淘汰我市重点行业落后技术,对过剩产能进行压减。依法加快推进主城区及各县(市、区)建成区范围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和湖泊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 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在“两高”项目准入上健全部门联审会商机制和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在项目审批上严格落实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以及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能耗要达到能效标杆水平或先进水平,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等要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持续加强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环境治理,推动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高起点设定项目准入类别,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深度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国家、省级、市级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严禁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违规扩大产能。(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 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清洁化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契机,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供给体系清洁化低碳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持续扩大非化石能源消费途径及比重。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在随县、广水等地区开展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试点,采取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等方式发展集中式风力发电。创新“光伏+”“风电+”发展模式,实施“整县推进”屋顶光伏、“整村推进”户用光伏、“田园景观风电”工程,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多元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推进沼气、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利用。探索氢能开发利用,支持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催化重整等产业加工装备发展,开展氢能开发示范推广利用工程。推动水电挖潜增效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随县徐家塆抽水蓄能电站、广水市花山水库抽水蓄能项目建设。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推进燃煤锅炉、燃煤炉窑煤改气、煤改电。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比“十三五”末期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和湖泊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推动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加大绿色消费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和居民选购绿色产品。严格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制度,开展家用电器能效、水效标识产品计量监督检查。推进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引导居民形成节约集约生活方式。强化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鼓励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提升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力争2025年底前市、县(市、区)级党政机关全部达到节约型机关或节能、节水示范单位创建要求。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信用卡、碳积分、碳币等创新性碳普惠金融产品,引导市民、企业积极参与。(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邮政管理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聚焦重点领域

(五) 高效能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包装、运输、回收处理等环节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发挥龙头企业在稳定供应链中的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建立绿色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水平提升,依法实施“双超双有”“两高”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选择部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工程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积极稳妥提高电炉工艺流程比例,在广水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建设短流程钢铁示范项目。推动冶炼副产能源资源与建材、化工行业深度耦合发展、加快钢铁、有色金属行业资源能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加强冶金渣、尘泥、烟气脱硫副产物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鼓励重点行业企业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开展协同创新。(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 高水平推进交通运输协同增效。以煤炭、石材等大宗货物“公转铁”为货物运输绿色转型的主攻方向。推动铁路货运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实施运输结构调整行动计划,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发展城市绿色配送体系,鼓励运输物流、邮政快递、城市配送等企业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或清洁能源汽车,开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运输模式。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科学制定城市慢行系统规划,推进“公交+慢行”引领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积极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电气化水平,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适度超前的城乡充换电网络,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占比超80%,力争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以上。落实燃油车船能效标准,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邮政管理局、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 高标准推进城乡建设协同增效。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筑总规模,多措并举提高绿色建筑比例。规模化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探索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示范。稳步发展钢结构、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设。推广加气混凝土制品、断桥隔热门窗、遮阳系统等新型节能环保建材,推动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项目优先使用绿色建材。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将建筑节能改造作为提升类改造内容开展实施,以适宜技术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推进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持续开展城市照明节能改造,通过绿色节能光源替换、加装单灯控制器等方式,实现精细化按需照明。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大力推动新建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施工、安装,鼓励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统筹考虑减污降碳要求。(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 高质量推进农业领域协同增效。协同推进种植业、畜牧业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化稻田水分灌溉管理,降低稻田甲烷排放。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到2025年,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存、运输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可持续运行的综合利用格局,全面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强化县(市、区)、镇(办)二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建立以村、组为单位的网格化监管制度,并将秸秆禁烧纳入森林防火体系。积极应用科技手段,推进建设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监控系统,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的效率和水平。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资源化发展,鼓励农村地区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开展密闭负压养殖试点,建设符合区域特点、养殖规模和防治要求的氨排放净化装置。开展“种养一体”试点,根据种植业规模和土壤环境容量确定养殖规模,实现养殖业废弃物就地处理利用,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大气氨排放,促进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废物利用良性循环。加大老旧农机淘汰力度,推广应用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实施农业农村绿色节能行动,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农村清洁取暖,开展洁净煤使用试点。(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 高起点推进生态建设协同增效。深化国土绿化行动,推动让地于绿、矿区复绿、漫山披绿,持续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强天然林、公益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护林等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合理降低开发利用强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强化生态保护监管,落实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类保护、修复、监管要求。落实河流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建立健全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土地利用变化管理和森林可持续经营,严格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严守森林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红线。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和森林经营,强化大洪山区生态涵养功能。以府澴河为重点,推进河湖和湿地保护修复、退田还湖等生态修复工程。以矿山生态修复为重点,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加快“三区两线”矿山复绿,在随县吴山镇、万和镇石材矿山重点区域实施一批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推行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进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加强骨干交通沿线、流域河道两侧生态廊道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开展老旧公园提质改造,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公园城市,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加强区域间生态空间连接。优化城市绿化树种,降低花粉污染和自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开展生态改善、环境扩容、碳汇提升等方面效果综合评估,以“三区七廊多点”为重点区域,持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和湖泊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环境治理

(十)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0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工作。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加快推进现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与评估监测,到2025年,全市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进一步实施玻璃、有色、工业锅炉、砖瓦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持续推进工业炉窑综合治理。积极推进 65 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广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V0Cs等大气污染物治理优先采用源头替代措施。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节能降耗,提高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水平。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加快使用含氢氯氟烃生产线改造,逐步淘汰氢氯氟烃使用。推进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协同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 推进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进工业园区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设施,将进一步净化改善后的水纳入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体系,用于区域内生态补水、工业生产和市政杂用。谋划实施随州城区望城岗、城北、城南和随县、广办、应办、高新区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等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加强中水回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重点推进随州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于华能电厂项目。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探索推广污水社区化分类处理和就地回用。重点推进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率;鼓励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水力输送、混合搅拌和鼓风曝气装置等高效低能耗设备;推广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热电联产及水源热泵等热能利用技术,有条件的园区污水处理厂推广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协同提高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碳排放测算,优化污水处理设施碳排放管理。推广乡镇污水处理厂、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单户三格式污水处理池、人工生态湿地、生态循环水网等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式治理及就近回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 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协同控制。将土壤环境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风险合理规划土地用途。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止规划建设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防止新(改、扩)建项目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可能造成的土壤污染。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为重点,实施在产企业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工程,农药、化工等行业中重度污染地块优先规划用于拓展生态空间,降低修复能耗。以绿色低碳修复为导向,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与管控试点。推动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植树造林增汇,提升固碳潜力。积极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探索利用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已封场垃圾填埋场、污染地块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 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有序减少存量大宗固废,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冶炼渣等工业固废资源利用或替代建材生产原料。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处置,加快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持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加强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有机垃圾填埋,推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和利用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禁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添汞产品的非法生产,从源头减少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固体废物产生。(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创新协同模式

(十四) 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推动随州市与周边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空间共建、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不断优化区域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助力实现区域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 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协同创新发展。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以及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在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无废城市”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中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各领域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实,加快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执法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 支持产业园区探索开展协同创新。鼓励各类工业园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和污染物、碳排放水平,积极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布局和能源系统,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积极推进高新区、曾都经济开发区、随县经济开发区、广水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制定循环化发展园区清单,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制定循环化改造方案。(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协同创新。通过政策激励、提升标准、鼓励先进等手段,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试点工作,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开展协同降碳行动,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产业链。“十四五”期间,积极推动一批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鼓励采取工艺改进、能源替代、节能提效、综合治理等措施,实现污染物和碳排放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六、加强支撑保障

(十八) 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全面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依据国家修订的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省级相应的落实措施,制定相应的贯彻落实方案。积极参与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相关标准研究制定。(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完善金融财政支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相关资金支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做好减污降碳相关经费保障。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用好碳减排配套政策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实钢铁行业阶梯电价政策,建立有助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绿色电价政策。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将其作为用水定额、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控等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人行随州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随州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 加强协同技术推广应用。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作用,落实《湖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重点开展新能源专用汽车、风机节能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应用示范。推广国家和省级节能低碳技术,强化宣介力度和落地应用。加快企业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推广,在重点企业组织开展产品低碳化研发、低碳工业改进、绿色生产执行、智能化企业管理等集成示范工程。鼓励对减排效果好、应用前景广的关键产品或核心部件实施规模化生产,加强企业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产业化能力,深化产品轻量和能源节约。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开展示范应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 培育协同管理长效机制。探索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衔接减污降碳管理要求。持续推进低碳试点和碳排放权交易,健全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履约制度,优化配额分配方法。严格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健全市、县两级节能监察体系。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 加快推进基础能力建设。拓展完善天地一体监测网络,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监测能力。开展区域大尺度甲烷、氢氟碳化物、六氟化硫、全氟化碳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推进温室气体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的深度融合。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探索固定源污染物与碳排放核查一体化监管执法。(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组织实施

(二十三)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决扛起责任,抓好贯彻落实,每年将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报告,重点任务一并纳入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中统筹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时间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各相关部门、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 加大教育宣传。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业务培训,推动市内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加强宣传引导,选树减污降碳先进典型,积极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利用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活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提高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 加强考核督察。统筹减污降碳工作,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生态环境相关考核,逐步形成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负责)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