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湖北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增添支点建设“绿色引擎” 发布日期:2025-03-25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审核:生态环境局 字号:[ ]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湖北省各界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厚植支点建设的绿色底色,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以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为抓手,全面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持续优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深化区域碳市场建设,多维度赋能碳金融发展

湖北是全国七个试点碳市场之一,也是全国碳市场重要基础设施“中碳登”所在地,近年来不断深化碳市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周先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提交提案,呼吁支持“中碳登”机构建设和武汉碳清算所组建,推动湖北在碳市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自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以来,落地湖北的“中碳登”承担起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等关键职能。截至2024年底,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15亿吨,湖北省碳市场年度和累计交易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成为首个成交额突破百亿元的区域碳市场。

作为全国碳市场的“试验田”,湖北一直致力于在碳金融服务、碳普惠规则等方面先行先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行长林建华对此十分关注。“绿色低碳已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目前,全省积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林建华建议,吸引各类碳金融专营机构、总部机构、中介机构等在湖北集聚,培育支持碳金融业态创新的土壤。

为不断创新碳普惠机制,湖北省印发《湖北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建设“政府治碳、企业减碳、个人低碳”全流程碳普惠体系。在武汉、宜昌、黄石先行试点,在全国率先发布《武汉市碳普惠场景评价规范(试行)》。目前,“武碳江湖”“碳绘黄石”等区域碳普惠平台相继上线,截至2024年底,“武碳江湖”平台用户达100万人,累计减排量超2000吨。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让全社会在减碳中受益

2月10日,在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荆门分公司,太阳能光伏被用来发电,废纺及生物质燃料替代了化石燃料,曾经“灰头土脸”的水泥厂变身“洁新亮”。

葛洲坝水泥是首批被纳入湖北碳市场的企业之一,过去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碳配额,现在能利用富余的碳配额挣钱了。“湖北省新春第一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将继续探索应用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加强碳资产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葛洲坝水泥碳资产管理处处长夏枫说。

激活碳市场,吸引更多“卖碳翁”搏击碳市场蓝海,才能不断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同时,湖北省各地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商场,成效显著。孝感市大悟县新城镇红畈村建成全省首个“零碳村”,襄阳市高新区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下一步,湖北省将继续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行动、全民参与”的碳普惠机制,助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是全面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的重要之年。湖北省将强化支点意识,持续、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提供坚实生态环境支撑。

作者:章单伟 雷晓 敖颖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