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
随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二四年一月
前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党全社会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不断深入,保护环境和绿色发展意识显著增强。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提出“生态立省”重要战略。坚持全方位推进、全领域协同、全要素发力,将生态省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中心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生态省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生态省建设部署任务,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努力探索具有随州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开展创建以来,随县、广水市、曾都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氛围愈发浓厚。随州市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和指标体系》(环办生态函﹝2023﹞209号)文件要求,优化调整目标指标和建设任务,编制《随州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作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纲领性文件,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目 录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18
(一)区域特征18
(二)建设基础19
(三)形势分析23
(四)趋势预测25
(一)指导思想26
(二)规划原则26
(三)战略定位28
(四)规划期限29
(五)规划目标30
(六)规划范围31
(七)建设指标31
(一)深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33
(二)严格落实资源高效利用制度34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36
(四)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37
(五)加快完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39
(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40
(一)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43
(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45
(三)全面加强噪声源头监管及防控47
(四)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48
(五)持续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范51
(一)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54
(二)加快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55
(三)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57
(一)推动生态产业蓬勃发展60
(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61
(三)持续优化能源结构63
(四)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64
(五)推进行业清洁化生产65
(六)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67
(一)加快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69
(二)推进绿色城镇化及生态城区建设71
(三)乡村生态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73
(四)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75
(一)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77
(二)大力弘扬本土特色文化78
(三)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80
(四)打造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氛围81
(一)优先实施工程83
(二)重点建设工程83
(三)投入资金来源83
(四)工程效益分析84
(一)组织领导保障86
(二)监督考核保障86
(三)资金统筹保障87
(四)科技人才保障88
(五)社会参与保障89
附表 随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现状及目标责任分解表90
自然地理条件。随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京广线、宁西线、汉丹线、汉十高铁四条铁路穿境而过,京珠、汉十、随岳、麻安四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境内地势由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地形以丘陵地带为主,其次为山地。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随州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短。地质结构复杂多样,土地利用类型较为齐全,土地利用功能的区域性分布尤为明显。
自然资源禀赋。随州市位于桐柏山和大洪山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貌独特多样,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尤以蕙兰存量居全国前列而被称为“中国蕙兰之乡”。境内大小河流众多,无名小溪不可尽数,大中小型水库700余座,其中随县水库之多为全国县级地区之首。全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发现的各类矿产约58种,其中高品质白云石和重晶石储量雄居全国同类地市榜首。随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其大洪山、中华山等自然风光气势磅礴、风光秀丽;炎帝神农故里、曾侯乙墓、明玉珍故里等历史遗迹震撼人心;九口堰纪念馆、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红色印记熠熠生辉。
生态制度落实有力有效。随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党政实绩考核。成立12个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全面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各县(市、区)着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市以省定目标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考核为抓手,以市级河长巡河履责为垂范,深入推进河库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工作,全面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河湖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积极推行林长制,实时掌握各级林长履职动态,推动各级林长履责。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林长制工作新模式,推动林长制工作成势见效。依法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行政处罚、整改情况、环评审批等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考核要求。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年平均值在85%以上,PM2.5年均浓度稳定在40微克/立方米以下,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五轮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按期整改到位118项。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在74以上,生态环境状况等级评定为“良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不明显。颁布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周边武汉、襄阳、南阳、信阳等7个地市建立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14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3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营。
生态空间布局不断优化。随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形成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蓝图”,编制完善国土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有效推进“多规合一”。“三线一单”成果有效落地运用,完成重要生态功能区勘界定标,规范生态空间的范围,确定保护红线,维护生态功能。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完成,划定涢水片区、㵐水片区、淮河片区、澴水片区等四大三级流域治理单元,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持续优化。
生态产业转型发展。随州市坚持特色领航,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发展逐步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34家企业跻身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程力集团入围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泰晶科技、江南专汽、三峰透平成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业支撑作用逐步凸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769家,专汽及零部件、香菇、风机、铸造、电子信息五大省级成长型产业集群快速壮大,新能源发电量居全省第一位。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异军突起,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成为全省重要文化名片,随州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田王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随州荣膺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十佳魅力城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广水市跻身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市,随县被评为全省“三农”发展进位显著县;“随州香稻”“随州油桃”“随县泡泡青”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随州香菇”“随县香菇”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香菇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00亿元。
人居环境日益优化。随州稳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试点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城市管理不断优化,数字城管系统建立运行,“市区一体、以区为主”的城管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效,城管执法迈向规范化、法治化、智慧化。“擦亮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重大成果,镇、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淅河镇、洪山镇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随县洪山镇、广水市杨寨镇列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曾都区洛阳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广水市郝店镇获评“全国卫生镇”,大洪山长岗镇创建中国特色小城镇,3个镇入选全省首批“擦亮小城镇”建设试点,广水市观音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4个村入选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生态理念深植人心。随州市切实落实“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满随州行动”“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等系列工程,生态绿化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厕所革命”任务顺利完成,建成农户无害化厕所13.27万个、农村公厕906个、乡镇公厕179个、城市公厕177个、交通厕所11个、旅游厕所108个;国家森林城市动态监测通过复检,完成造林面积94.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86%;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空间不断拓展,城市绿道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达2718.49公顷。森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建成随南“百里画廊”、随北“百里生态风光走廊”、广水市北三镇“四十里生态画廊”、曾都区何店镇—洛阳镇—府河镇“生态产业及生态景观走廊”、随州高新区淅河镇“美丽乡村示范片”,成功创建19个国家森林乡村、13个省级“森林城镇”、14个省级“森林乡村”、324个省市级绿色示范村,洛阳镇龚店村被评选为全国乡村绿化美化典型模式。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森林氧吧”荣誉称号。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发展优势。规划期内,随着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随州市发展优势将日益凸显。随州作为武汉都市圈与襄阳都市圈、中原城市群联动的咽喉要地,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经济带的耦合中枢,特大城市武汉向西北辐射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区位优势正在逐步扩大。禀赋优异的自然生态资源,有利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随州样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交相辉映的神农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为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生态文明理念贯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存在问题。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依旧存在。产业发展劲头不足、集群化程度不高、纵深发展不够、研发能力偏弱等系列问题仍然突出,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创新、传统产业提档转型任务艰巨。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运输结构不尽合理、绿色交通治理体系不尽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有效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政产学研合作不紧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统筹”格局尚未形成,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科技创新活力亟需提升。
面临机遇。随州处于湖北省实施“三大都市圈”战略布局优化期,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机遇叠加期,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十分广阔。襄阳都市圈建设、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发展建设,将为随州带来更多政策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势必给随州交通运输业发展带来更多建设机遇;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战略布局,将为随州产业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筑牢大洪山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更多政策机遇;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快实施,对随县和广水市在推进流域治理、森林湿地保护修复、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提供扶持政策。规划期内,随州市要把握机遇,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扶持,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挑战分析。综合宏观经济环境和发展基础,规划期内随州市仍将面临复杂严峻挑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仍需巩固。质量效益提升、产业布局优化、特色产业做强、创新驱动强化等任务艰巨,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还有较大差距。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平衡高水平动态供需关系压力重重。综合交通建设不尽完善,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更要面临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挑战。特色优势创新、创新平台搭建、政产学研合作仍需加大投入,推动随州跨越发展的特色竞争力和特色新动力亟需深入挖掘。
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状况预测。随州市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较2022年将分别增长23%和56%;常住人口较2022年将分别减少2%和4%;废污水排放量较2022年将分别减少8%和20%;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22年将分别减少3%和5%;生活垃圾产生量较2022年将分别减少2%和4%。
环境容量及承载力分析。截至2022年,随州市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均未超出环境可容纳范围,规划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持续减少;生态系统总体呈现生态赤字状态,人均生态赤字0.2公顷,随着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规划总则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承接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助力随州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贡献随州力量。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自觉地把“两山”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以生态之美催生发展质变。
突出特色,以特制胜。顺应大势、保持定力,立足自身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把握好随州绿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放大区位、产业、文化、生态等比较优势,不比块头比特色、不比规模比质量,努力以差异化领域的创新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府主导,全民行动。突出政府主导,在抓落实、求实效上持续用力、形成合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同时,强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性,鼓励与支持民间团体参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各项活动,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公众监督参与紧密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站在民生福祉的高度来推进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以人为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共同缔造美丽、宜居、幸福家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总体定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部署和湖北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筑牢鄂北生态安全屏障为核心,不断提升随州市在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助力汉江流域打造成绿色发展先行区,实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联动,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幸福生活宜居地。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加注重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推进绿色宜居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作出积极贡献。
江汉生态经济带绿色增长极。抓住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探索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突破发展、高成长性产业集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发展。推动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绿色增长极。
淮河生态经济带。紧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机遇,把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濒危物种种群保护,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探索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构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重要生态廊道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湖北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进入新发展阶段,随州市要立足新城市之“新”,更好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增强吸引力、集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切实稳住自身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抢抓机遇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科技攻关,加快推动专用汽车产业新能化、智能化、网联化。做大做强以香菇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新改造,不断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本规划基准年为2022年,部分资料参考历年数据。规划分为两个完成时段:
近期目标完成时段:2023—2025年;
远期目标完成时段:2026—2030年。
总体目标:党建引领的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格局全面形成,市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鄂北生态屏障基本建成,城市空间格局、经济格局、城乡格局进一步优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振兴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生态文化事业和产业活力迸发,基本实现美丽中国“湖北样板”中不可或缺的“随州篇”。
近期目标(2023—2025年):到2025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要求。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基本健全,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得以加强,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全面优化,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经济更具活力,跨区域合作深度拓展,湖北对外开放“北大门”城市地位进一步彰显,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
远期目标(2026—2030年):到2030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高度健全,鄂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筑牢,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经济产业高速发展,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和通道更加畅通,特色文化事业繁荣兴盛,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基本呈现。
本规划范围为随州市行政区划,涵盖随县、广水市、曾都区,另设有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洪山风景管理区;辖区内有37个镇,9个街道,共有834个行政村,7767个村小组,165个社区,国土面积9615平方公里。
省级创建重点指标。按照《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2021年修订)》(鄂环委〔2022〕1号)相关要求,对照随州市创建指标现状分析,随州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0项指标中,已达标指标38项,达标率为95%。根据指标现状和规划期内趋势预测,确定重点指标4项,其中暂未达标的指标2项,分别为指标3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指标38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存在不稳定风险的指标2项,分别为指标8环境空气质量和指标9水环境质量。
国家级创建重点指标。根据《关于开展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3〕209号)指标要求,对照分析随州市指标现状,随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6项指标中,已达标指标33项,达标率为92%。根据指标现状和规划期内趋势预测,确定重点指标6项,其中暂未达标指标3项,分别为指标3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指标34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指标37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存在不稳定风险指标3项,分别为指标7环境空气质量、指标8水环境质量和指标10生态质量指数。
达标分析。经对标分析,随州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各项建设指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有2项指标较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要求略有差距,2项指标需保持稳定;有3项指标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要求差距较大,3项指标需保持稳定。规划期内,要针对差距指标和风险指标在投资力度、项目支持、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上给予优先考虑,确保到2025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考核要求。
三、生态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坚持立足宪法定位,完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怠于履行职责的行政公益诉讼机制。准确把握好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关系,秉持公益诉讼中督促之诉、协同之诉的功能定位,发挥行政与司法的合力,共同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布局、统一数据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的要求,落实统一监测评估职责。建立健全部门合作、资源共享工作机制,加大部门监测工作统筹力度。落实好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严格执行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备案管理和信用评价制度。完善覆盖乡镇多种模式的环境监测站点,构建多要素城乡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立防范和惩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工作机制,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
健全尾矿库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快升级所有在用尾矿库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与省应急管理厅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时上传尾矿库运行情况,全面优化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组建重大安全风险会商研判小组,做好尾矿库安全风险形势研究分析,落实重大安全风险会商研判和督导机制。切实完善尾矿库企业突发环境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高频次开展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应急管理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救援单位加强协作演练,全面深化尾矿库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控制度。全面开展㵐水、均水、浪河等地表水资源所有权;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中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森林资源所有权;鸡鸣山景区、太白顶景区、玉皇顶景区等自然生态资源空间所有权的登记工作,实现全市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资产登记全覆盖。加快实现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的统一管理、日常更新和互通共享,提升生态保护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考核评价、产权信息公开、执法监督管理等制度措施,着力建设现代化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对象和范围,构建能够体现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益的有偿使用制度体系。
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开发保护制度。统筹协调各类空间性规划,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加强空间规划对其他规划的引领作用,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及能力的现代化。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冲突等问题,构建分级管理的国土空间保护体制,科学划分空间用途管制层级,有效解决区域空间用途管制缺位、越位、重复等问题,强化国土用途管制的约束性。加快实现经济开发区域与保护型区域的融合发展,构建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机制,强化利益补偿政策的融合性。
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严格落实湖北省耕地保护“红黄牌”制度,压实各级政府的基本农田保护主体责任,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制定符合随州实际的“红黄牌”预警制度。积极开展“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完善以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及重点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为中心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示范社区、节水型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随州水资源利用良性发展。健全广水华鑫冶金工业、湖北雅都恒兴纸业、湖北全力机械集团等13个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制度,实行节能自愿承诺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源头严防制度。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和绩效考核制度,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组建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和公众评议委员会,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机制。构建覆盖全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网络,建立多部门监测站网协同布局机制,为监测预警数据库提供长期、稳定的监测数据源。扎实推进各项环评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优化完善过程严管制度。深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各级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要坚决扛起“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做好重点区域、流域联合执法检查,开展跨城市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建立健全城市群生态环境监管联动机制。探索建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面向审计机关的开放共享机制,强化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履责,以领导干部任期内辖区的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情况、生态红线保护情况、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情况为重点,深入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落实责任追究严惩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紧压实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承担主要责任,凡是出现规定追责情形的,要依法严肃追责。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出现环境违法的,相关信息要记入社会诚信档案,依法向社会公开。加快完善市场主体环保信息强制性公开机制,针对未尽信息公开义务的市场主体制定惩戒措施。
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体制,进一步完善随州市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职责。健全督察整改工作和责任机制,统筹推进中央及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发现问题整改等整改工作。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等,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形成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完善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全面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强化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定落实污染物排放信息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督促企业依法依规保护生态环境。重点排污企业要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担当,坚决杜绝治理效果和监测数据造假。鼓励排污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通过设立企业开放日、建设教育体验场所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全面构建环境治理市场体系。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有关规定,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确保不同企业公平参与环境治理投资、建设、运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项目审批服务效率。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恶性竞争,防止恶意低价中标,加快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生态环境治理市场环境。以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工业园区集中治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为重点,探索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治理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全面构建环境治理市场体系。
推动建立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环境治理政务失信记录管理办法,落实各级政府和公职人员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依托“信用中国”网站等依法依规逐步公开。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全面开展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工作,不断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健全排污企业黑名单制度,完善环境违法企业失信惩戒、融资限制等措施,推动现代环境信用体系建设。
健全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制度。优化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等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完善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的天然林管护制度。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实行管护责任协议书制度。完善天然林管护体系,加强天然林管护站点等建设,提高管护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天然林区居民和社区共同参与天然林管护机制建设。全面落实天然林用途管制制度。不断健全天然林修复制度。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监管体制,建立天然林保护修复责任追究制,深入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监管制度。
加强流域保护和修复管理制度建设。持续开展碧水保卫战“专项整治行动”,以流域系统保护和修复为引领,压实河湖长责任。严格落实市县镇三级流域治理(河湖长制)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推动河湖长巡河履责。完善小微水体管护机制,探索集中管理、委托第三方管理等修复模式。持续加强跨区域河湖长制协调沟通,推进溠水、澴河干流、漂水等保护和修复。强化监测预警,建立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体系。推进河湖志愿者、民间志愿组织参与河湖保护,构建官方、民间河湖长共建机制,夯实跨界河湖“四联”机制。
完善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效机制。积极推进《随州市露天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指引》编制和落实,按照指引指导矿山治理恢复。因地制宜开展矿山污染专项整治工程,针对不同的工矿废弃地类型采用差异化的生态修复模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督促矿山企业依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全面推进矿区土地复垦,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凝聚最强大工作合力,加速建立矿山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逐步完善耕地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个人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形成耕地保护合力,确保随州市耕地保护和修复制度全面落实。制定并落实好耕地保护相关奖补制度。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好基本农田用地审查制度、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认真学习各级政策文件,用活用足政策红利,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不断开放思维创新思想,努力打造精品示范项目。
推行多元主体共同缔造。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生态环境保护市场,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环境治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单位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转变。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培养公共人文精神,形成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伙伴关系,逐步迈向多主体参与、整体性协作、网络化治理的新态势。全面实现环境治理结构良性和均衡,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弥补政府供给的缺位或低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精细管理环境治理过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建成多元、高效的环境信息化指挥调度中心。采取“三级管理、四级网格”模式,形成“定网格、定人员、定责任、定考核、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鼓励县(市)区在各乡镇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站,实行“双重”管理模式。
智慧管理环境治理载体。推进5G“多杆合一”建设,加强资源共享,逐步实现5G网络城乡全覆盖。推进随州(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面向应急产业和地铁装备,提供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推广应用“数字随州”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快生态环境智慧化建设,推进数据资源整合与利用,强化“智慧环保”综合信息平台应用,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不同路径,探索构建随州市生态产品总值和特定区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探索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运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发布制度,适时评估各地生态保护成效和生态产品价值。
四、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探索园区内循环和企业内循环等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全面推进产业集群整合升级,推进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绿色工厂”建设。高标准建设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广水化工产业园及废钢、华中石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加快推进用能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积极谋划林业碳汇项目。加快推进生态系统碳汇建设,落实森林碳汇、土壤碳汇和耕地碳汇任务,积极参与省“碳汇+”交易试点,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加快制定落实“双碳”达标行动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贯穿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有效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大力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组织开展重点节能工程。深化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工业锅炉(炉窑)等重点领域和工业园区清洁化利用。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打造“软体民宿”示范区,催生文旅装备新业态,培优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发展,提升绿色环保新兴产业发展能级。依托随州汽车改装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引导发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建设华中地区重要的环保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促进水电与光电等实施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壮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全面落实臭氧、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把握气候变化对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提高生态安全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城市人口、交通、工业等的气候承载力分析,科学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把握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下各类疾病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和传播途径,科学应对高温热浪、雾、霾等极端事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方面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把握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的关系,掌握水资源总量自然补给的年季规律及㵐水、均水、浪河等主要河流库区流域年、季径流规律,提高水资源利用和用水安全方面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各县(市、区)人口、经济、交通、能源等的气候承载力分析,提高重点区域和脆弱行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突出“三水统筹1”,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进㵐水河、清水河、广水河等重点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加快实施澴水孝昌王店断面水质改善攻坚行动,坚持落实与孝感市府澴河上下游水环境治理联动机制。持续以工业集聚区为重点,推进随州高新区和随县、广水、曾都经济开发区等四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分类管理,分期升级改造,推动稳定达标排放。巩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确保水体“长治久清”。持续巩固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达标成果,加强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健全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机制,打通再生水循环利用路径,优化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体系。完善湿地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各类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监督和管理,推进重要河库生态缓冲带建设,全面提升水生态保护水平。
强化“协同齐控”,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统筹考虑PM2.5与O3污染区域传输规律和季节性特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强化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强化产品VOCs含量限制标准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推进含VOCs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加快华鑫冶金等现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广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加强工业锅炉(炉窑)等行业深度污染治理,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全过程管控。完善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联合监管执法模式,落实汽车排放定期检验、监督抽测和维护维修闭环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扬尘管控,规范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过程“六个百分百”。加强以矿山、城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的裸地和堆场扬尘污染控制,强化秸秆禁烧,持续实施餐饮油烟污染整治,持续巩固禁鞭成果。深入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淘汰工作,加强高风险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风险管控。
落实系统防控,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将土壤环境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依据土壤污染状况和风险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控,强化耕地红线管理,实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控、动态调整,探索建立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库和农作物种植推荐清单。落实建设用地准入、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评审、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协调监管与信息共享、风险管控与修复名录等制度。加强高风险企业和场所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科学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污染的识别和监测,逐步摸清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强化化工类工业集聚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探索开展报废矿井封井回填污染防治工作,试点建立报废矿井清单,持续推进封井回填工作。
筑牢声环境管理基础。严格落实国家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要求,有序推进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逐步实施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域和限制建设区域划定工作。完善功能区季度声环境质量状况、年度声环境质量状况和年度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发布措施,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
强化噪声污染源头管控。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运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时,充分考虑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之间的布局,落实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要求。编制交通、城市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和实施建设项目时,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产生噪声与振动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积极采取对策措施。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强化工业企业噪声防治。加强工业噪声日常监管,加大工业企业噪声达标排放日常监管力度。创建工业噪声污染治理标杆,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治理技术,打造行业噪声污染治理示范典型。鼓励工业园区开展噪声污染分区管控,完善优化设备布局和物流运输路线,采用低噪声设备和运输工具。将噪声管理纳入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创建指标体系,通过评优评先、资金补贴等多种形式激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完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夜间施工证明的申报、审核、时限以及施工管理等要求,严格规范夜间施工证明发放条件。
加快矿山生态修复与国土绿化。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全市工矿废弃地,以及植被破坏严重、岩坑裸露的矿山实施生态修复,并要求新建矿山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随县吴山镇、万和镇福昌矿区、广水市郝店镇沙子岗采石场等历史遗留矿山、关闭注销矿山、再生产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充分利用企业缴存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和土地复垦费用以及企业自筹资金做好矿区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积极争取历史遗留矿山项目储备。针对不同的工矿废弃地类型采用生态优先修复模式、自主复垦修复模式、适宜优化修复模式、边开采边修复模式等差异化的生态修复模式进行矿山生态修复。
加强重点河库生态治理与修复。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强化水域空间管控,加快推进府澴河流域重要干支流生态敏感区和水环境问题突出的河段水生态修复及滨岸带治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促进美丽河库建设,构建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府澴河干支流生态廊道。对污染较严重的应山河、广水河、白云湖和府澴河干流淅河镇段实施截污控污,综合运用水系连通、河道清淤、生态护岸、水生植物重建、水生态湿地等多种措施改善河流生态环境面貌。
加快推进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并与相关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加快推进随县封江口、广水徐家河两个国家湿地公园和随州淮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积极推进湿地公园视频监控建设,逐步建立湿地保护动态监测网络。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推进湿地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编制乡村小微湿地试点建设方案,推进乡村小微湿地试点建设。
持续深入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加快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明确辖区内天然林保护范围、目标和举措。完善天然林管护体系,加强天然林管护站点等建设,提高管护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多角度、高效运转、天地一体的天然林管护网络,实现天然林保护相关信息获取全面、共享充分、更新及时。健全天然林防火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天然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防治工作。结合精准扶贫扩大天然林护林员队伍,建立天然林管护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天然林区居民和社区共同参与天然林管护机制建设。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全面推进污染地块治理和修复。持续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本区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和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项目清单。明确各部门土壤污染防治监管职责,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治理试点项目。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全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进一步完善污染地块名录,并严格实施污染地块监管制度,增强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监管力度,健全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体系。
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工作,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探索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信息系统。合理确定物种保护空间布局,重点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指示物种保护管理,持续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城市绿地等保护空间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体系,优化建设各类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科学构建迁地保护群落。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和“湖北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重要节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以及宣传广告牌、宣传册、宣传画、培训班等方式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降低各类废物污染风险。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落实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保护措施。构建覆盖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及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实现清单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排查和整治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严厉打击和遏制危险废物非法收集、转移、倾倒、处置和利用的违法行为。规范尾矿库渗滤液收集和处理,加强重点尾矿库下游断面的监督性监测,建设重点尾矿库环境污染风险预警系统。加强汛期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与环境应急工作,防范化解尾矿库重大环境风险。
加强危险化学品风险排查。认真组织摸排全市各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重点摸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以及城镇燃气的使用等各环节、各领域的安全风险。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进行有效管控,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档案。督促有关企业组织辨识评价,完善监测监控设备设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管控。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及应急联动系统试点工作。
加强核与辐射风险防范。定期开展放射源隐患排查及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检查,实现放射源使用单位、II类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等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监督检查全覆盖,确保全市不发生辐射安全事故。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推进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与常规环境监测网络融合发展。加强核与辐射应急能力和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企业辐射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核与辐射风险防范。
强化生态环境应急管控。开展常态化环境风险源调查与评估,实施分类分级管控和即时预测预警。健全生态环境网络舆情动态监测、快速反应、协调处置联动机制。明确应急监测工作程序,规范工作流程、标准以及岗位职责。加强各地核技术利用单位、电磁敏感重点区域、危险品仓储、重点工业污染事故性排放隐患风险源监控,建立风险源档案和应急监测预案。严格落实《随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更新应急监测领导小组和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小组。按照市县两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合理规划应急物资库布局,加快推进市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和信息库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应急演练,建立全市生态环境预测预警和应急平台,提升生态环境应急处置水平。督促企业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及预案修订。
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核(排)查、地质灾害易发区全域风险调查、重点地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空天地一体化精细化调查及自然资源部门主导、其他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地质灾害隐患专项调查,提升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风险防控能力。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探索创建市级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智能服务平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文化建设。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数据资源集成,持续推进市、县地质灾害技术支撑机构建设,提升地质灾害科技支撑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分类管理、分级预警、平台共享、规范发布”的应急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应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规范并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极端气候事件应急信息。
五、生态空间体系建设
优化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管控单元体系,分类制定用途管制实施细则,推动用途管制向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拓展。确立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地位,实行严格管控,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研究制定“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国土空间准入正负面清单,实行差异化的空间准入。严格规划许可管理,推行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目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推进用途管制信息化建设,提高规划许可审批效率。建立用途管制评估纠错机制,动态评估年度计划、空间准入、转用审批和许可制度执行情况,推动评估结果反馈处理和用途管制纠错。
建立全要素用途管制运行机制。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要求,充分衔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业务流程的整合优化。探索出台《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办理实施方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办理实施方案》,提升审查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实现业务融合后的规范化处理。实行出让用地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用地预审选址、土地勘测定界合并办理,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申报、一个窗口核发”。针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等研定豁免项目清单,试点推行免去规划审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
建立全流程用途管制监管机制。加快建立市、县联动的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共同搭建省、市、县三级联审平台,构建“制度+技术”的用途管制监管体系。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监测评估系统建设,明确监管重点内容和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全域国土空间的全时动态监测系统,支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监测评估、反馈纠错、监督考核。建设统一的在线监管平台,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明确监管考核主体及职责,探索数量与质量双向管控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对不同层级行政区进行评价分级,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并将其作为用地指标分配、政策调整以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淮河国家湿地公园、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加快构建“管理局—管理站—监测点”三级监管体系,落实“一地一局”“一局多站”“一站多点”的扩散式管理模式。科学布局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网络,实现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类保护、分区管控。加快推进区域内基础设备更新,建立智能监测系统、多功能管理站和无人机整备中心,完善保护区动态监测网络、森林火灾实时预警及防护系统。
持续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覆盖自然保护地所有管辖范围的林长制和河湖长制体系,整合强化基层管理力量。各地区完善由县(市、区)、乡镇、村三级管理组成的林长制和河湖长制体系,严格实施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巡护制度、督查考核办法等配套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和部署当地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加强部门之间密切合作,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率。积极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巡护体系建设,提倡精准高效巡护,科学采集巡护数据,及时反映巡护问题。
强化共建共享意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普及绿色随州意识。加强与湖北省各大高校合作,建立研学和实习基地,开展珍稀野生动植物适度研究。健全生态理念传播途径,积极开展“两山”理念实践教育活动,设立科教展览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身临其境的生态体验,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生态产品。
明确空间整体布局。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和“襄阳都市圈”建设,加强发展规划对接,推动与武汉、襄阳等城市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布局相衔接,推动一体化发展,在全省北部列阵上发挥肱骨之力。深化与毗邻的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及河南省南阳市、信阳市等城市的联动发展,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实现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文化互融、商贸互通、生态互建,努力建设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枢纽。加强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及大洪山资源整合的谋划对接工作,加快形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和城市建设一体设计、一体发展的格局。推动强县、壮镇,打造以点带面、块状组团发展格局。支持各地发挥比较优势竞相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强势崛起、镇域经济多点发力,培育更多拱卫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突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专汽产业深入实施“13352”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抢抓新能、智能、应急“三大风口”,提升产品、企业、“三大品牌”,实施智能制造提升、技术创新引领、质量品牌培育、市场主体壮大、引资引智开放、服务平台搭建等六大行动,到2025年实现产值过千亿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主体培育和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工程,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走以外循环为主体、品牌化推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之路。推动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等随州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农业、医疗、康养、体育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态。集聚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发挥随州文化印刷出版发行领域产业传统优势,带动发展文化印刷出版发行产业集群。壮大发展新兴产业。抢抓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医药产业向内陆转移机遇,以随州现有医药企业为基础,打造中部地区医药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通讯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锂电池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5G科技产业园区。有序建设风力发电,探索发展农光互补、茶光互补、水光互补等新型光伏发电项目。转型发展传统产业。积极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向深加工和中高档产品转型发展,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棉纱纺织和服装生产基地。规范发展石材产业,引导随县石材资源向技术装备先进、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达标的大型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冶金铸造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打造全省重要的钢铁冶金产业基地。
强化规划引领功能。严格落实党中央、湖北省关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部署决策,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闭环管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项规划有机衔接,协调发改、住建、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整合全市各类空间关联数据,落实以“多规合一”为导向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与国家、省充分衔接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以此为载体,促进各级各类国土信息空间规划编制相互结合,形成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构建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管理系统。
六、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推广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现代种植业。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优化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深入推进水稻高产技术攻关和马铃薯、玉米高产栽培研究,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加快发展现代粮食加工,坚持全加工、全利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以生态化的理念、工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发展草食畜牧业,支持建设现代化大型肉牛养殖场。支持培育全链条畜牧龙头企业、“新六产”园区、规范化合作社、绿色美丽牧场。大力发展现代水产业。坚持连片开发,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低产精养鱼池改造,不断提高精养鱼池综合生产与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化精品名牌培育。着力创建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推动发展高效生态工业。围绕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特色产业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围绕多源、强网、增储、绿色、安全,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强互联网与产业发展跨界融合,促进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产业创新链。聚焦“千万千瓦”装机目标,打造“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完善全域新能源资源布局,稳步发展光伏产业,开工建设随县徐家塆、广水花山抽水蓄能电站。大力建设省级氢能产业示范园。
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发展网仓园区、液化品物流、无车承运人等物流新业态。依托随州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园区以及快递物流集散中心,打造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泛的现代物流中心。大力推动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康养度假中心。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壮大地方金融主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加强保险资金运用,推进银税互动、银保合作、供应链融资等模式。积极推进消费金融信贷产品研发与创新,提供精准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鼓励创办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社、乡村旅游等特色微企,集中资源打造一批微企村,增强乡村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积极支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发挥随州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和特色产业等优势,优化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组合利用方式,加强“互联网+”“旅游+”“生态+”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营模式。大力拓展农村市场业态,积极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健康养老等新产业。加快健全共享农业、体验农业、民宿经济、乡村手工艺、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机制,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和农业众筹等新模式。充分挖掘各县(市、区)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培养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推动农民就业多元化。
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高地。因地制宜发展香菇、香稻、油茶、生猪、小龙虾等特色种养业,扎实推进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工程,引导农业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集中连片、全体受益转变,由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拓展转变。强化产业发展服务支持,优化销售平台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促进稳定销售,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建设现代产业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培优壮大“随州香菇”“随州香稻”等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一批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企业品牌。
提升乡村产业化经营水平。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加大家庭农场指导服务扶持力度。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培育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的农村产业基地。拓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领域,推动全市主导产业产前规划、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收购储运、品牌运营等实现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深度试点支农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引导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折价入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多元化。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经营、分配等制度,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合法权益。
全面提升电力保障水平。加快形成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打造随州市“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并网集中式风电、生物质能、储能、氢能等一批绿色能源降碳工程,推进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电网运行调度能力和新能源留随消纳比例,建成送受并举、智能高效的坚强电网。强化电源点建设,加快国家能源集团随州电厂项目建设,谋划推进一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项目。优化完善配电网架结构,提升配电网互联互供能力。全面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
加快促进天然气利用。支持西气东输三线(随州段)项目建设,争取在随州市境内设立站场,带动随南气化乡镇项目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支持农村地区开展分布式微管网的市场开发和经营活动,按规定参与农村管道燃气经营。推进广水市天然气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及杨寨LNG站项目建设,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水平。
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抑制高碳投资,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加强企业能源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以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为重点,推动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电能替代。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促进结构性节能,严格执行项目能耗准入门槛,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加快促进智慧交通建设。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以随信高速为试点,打造智慧高速公路,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建设智慧服务区,促进融智能停车、能源补给、救援维护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动随州市城市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安装道路智慧停车系统软硬件、城区停车诱导系统及配套设施,提升“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
建设公众出行服务平台。推动政府与企业建设交通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居民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积极推进跨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加快实现旅客出行一次购票、无缝衔接、全程服务,着力将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拓展至重点乡镇客运站。努力实现交通换乘、商家信息、铁路车次等方面的快速查询,构建信息共享、方便快捷的公众出行系统。加强城市公交一卡通平台建设,发展具有多样化集成功能的城市一卡通。依托线上网络发展服务上下班交通需求的定制巴士,建设具有多层次多样化供给水平的公交系统,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和运输能力。
加快落实工业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重点用能单位绿色化改造。以广水市造纸包装、纺织服装行业为重点,健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行机制。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进落实智能环保包装建设技改项目、聚烯烃类再生料项目,推动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风机、智能装备、建材、造纸、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有序推行农业清洁化经营。加快建立基础数据挖掘机制,修订完善区域主要作物养分丰缺和推荐施肥指标体系。大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安全用药、绿色防控等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种类和施用量。积极引导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对接,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形成高效、清洁的农业生产模式。稳步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持续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畜禽粪污全量还田、污水肥料化、固体粪便堆肥利用、异位发酵等多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完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农田地膜残留调查与监测,开展高强度加厚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建设。
推动其他领域清洁化生产。探索在具备资源利用条件的区域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实施质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大力提高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服务过程中的资源能源规范管理,整体提升清洁化服务效率。全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水平,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推进实施绿色、低碳运输工程,持续淘汰老旧车辆,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运输装备。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各县(市、区)以园区为载体支持产业凝聚发展,按照产业种类鼓励大型工业园区内部建设相关中小企业产业园、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形成“一区多园”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围绕电厂主机、锅炉、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配套叶片、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谋划建设能源物流产业园,打造能源强市。积极招引烟气脱硝、燃煤细颗粒物及前体物治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一批煤化工全产业链项目,开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全力推进化工园区建设,支持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广水化工产业园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打造智慧产业园区。深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以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建设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对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予以补助,实现设备人才共享助力企业进行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国内、省内龙头企业在随建立科研工作站,采取多种形式打造园区工程科技中心、研发中心,推动随州产业走向智能化、高端化、前沿化。
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完善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附加值低的项目提高门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提升,支持企业采用环保新设备、新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围绕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降耗。加快构建绿色化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生产全程绿色化转变。
七、生态生活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污水一体化处理。完善各县(市、区)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全面排查现有污水管网及设施功能状况,启动污水管网更新改造与延伸工程,加快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设施,配套新增污水收集管网,提高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及城镇污水处理率,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覆盖。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全面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项目。通过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随州市城镇乡村的污水处理能力。
完善城乡垃圾一体化治理。高度统筹随州全域垃圾无害化治理体系,实行生活垃圾以无害化卫生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推广采用“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镇处理”的转运模式,建立和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全域推进各县区中心城区内所有社区(村)和县(市、区)直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全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美丽乡村、生态村镇、旅游名村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要全面建成生活垃圾示范点。
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补齐随州市调水、供水工程短板,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因地制宜对水资源进行再分配。推进随州城乡生活、三产、工业一体化供水,将鄂北干渠配置水量输送到城乡用户处。实施城乡供水管网老旧管网改造,全面提升城乡供水管网覆盖力度。巩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达标结果,实施随县丁家垭水库、广水市许家冲水库、曾都区先觉庙水库和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鸳鸯河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良好水体保护工程,确保水库水质稳定达标。加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城乡安全供水一体化建设,积极划定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加强乡镇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网络。打通高速公路大通道,完善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功能,重点推进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彰显交通枢纽地位,打通鄂北与豫南地区之间的高速大通道,强化随州与中原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为鄂北区域发展夯实交通支撑。推进农村公路大提质,对县乡道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结构,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工程。实行交通旅游等大融合,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公路建设。大力提升公共交通客运服务品质,深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提升城乡客运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城市公共客运,实施场站提速,发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引导作用,提升出租车运营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积极制定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规划、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开展绿色建筑示范创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完善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城市智能交通和慢行交通,鼓励绿色出行。以城市外部和内部绿化带为主体,搞好城市增绿和拆迁透绿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绿化和美化街道以及社区庭院,扩大街头公园、植物园等城中绿岛建设规模,提升城区、社区和单位绿化水平。加快建设综合性植物园和专类公园,大力实施立体绿化工程。制定分类收集政策及管理办法,保障分类收集工作顺利、规范、有序进行。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畜禽养殖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完善棚膜、地膜及菌菇包膜回收利用,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填埋场排查整治,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数字化管理。
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推进随州市各县(市、区)“海绵城市”建设及研究,持续推进生态修补,把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加强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融合,建成有随州特色的“海绵城市”新范本。加快推进区域整体治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增强雨水就地消纳和滞蓄能力。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力度,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推进城市绿道系统建设。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建立海绵城市健全长效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规划管控,科学开展评价。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机制,加大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和人员培训。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推进随县和广水市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着力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品质。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集聚、生态良好的特色小(城)镇,全面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服务,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购房与租房并举、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健全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推进生态城区智慧化建设。聚焦“特色品质、发展驱动、民生幸福”三大维度,突出“文化、休闲、商业、宜居”四大功能,补足功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擦亮文化名城,引导产业升级,增强老城区活力。加强5G基站布局规划,推进5G“多杆合一”建设,加强资源共享,逐步实现5G网络城乡全覆盖。推进随州(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面向应急产业和地铁装备,提供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组建华中(随州)工业互联网运营中心,构建工业互联网开发及应用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和产业化推广平台。以“随州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为新型运转模式,构建一流、区域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动互联网与随州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两清、两减、两治、两创”示范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市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全面推动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建设村庄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城乡一体防控体系,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突出农村特色化、多元化、生态化方向,重点培育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企业等美丽细胞,推进精品村、景观带等提升改造。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加大对自然村、空心村、小型村撤并力度,统筹推进中心镇扩容建设与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社区集聚。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健全市级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确定乡村振兴联系点。健全常态驻村工作机制,加强村党组织建设,选好用好管好乡村振兴带头人,坚持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过渡期内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聚焦支持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倾斜,加强产业发展。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运用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推动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规划、政策、产业、组织、人才和项目等方面有效衔接,鼓励和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加强产业衔接,将产业扶贫帮扶资源有序转到乡村产业振兴,推动现有扶贫专项资金和涉农资金整合,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实施“三乡工程”,稳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动香菇、香稻、果蔬、食用油料、茶叶、兰花、中药材、水产、畜牧等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实现增产、增质、增效。积极推进“市民下乡”,大力发展休闲康养、农事体验、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旅结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服务农村地区发展的综合产业体系。围绕科技创新研发、原料基地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模式推广等方面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和创新创业带头人,同时吸引在外能人、富人、贤人回乡投资、创业、输技、扶智。
全面推广绿色行政。加大“绿色机关”创建力度,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办公、生活方式。推动干部职工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简约、绿色、文明的方式转变,努力建设绿色节约型机关单位。探索拓展绿色采购政策的新措施,降低各级党政机关人均综合能耗,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
持续倡导绿色生活。完善促进绿色产品消费的财政补贴政策,鼓励购买节能产品、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探索实行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加快推动消费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提升绿色产品标识公众认可度。完善机动车总量控制政策,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普及绿色低碳理念。加快建设与分类回收相匹配的资源化利用设施,大力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减轻末端处理压力。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和督导,推行物质奖励和诚信积分相结合的激励制度,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开展以生活方式绿色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互动式教育,在中小学校、社区和产业园区继续开展绿色生活宣讲活动。
八、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生态文化基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博物馆、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城市公园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大力推行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推动各类文化资源向基层覆盖。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实现广播电视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建强用好市融媒体中心,推进全媒体传播。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化建设,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管运营,推进乡镇、村文体广场和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化工程、总分馆制建设。持续推进文体场馆免费开放,常态化开展“文艺宣讲”“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结合美丽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建设,采用公办民助等形式,发展文创产品,鼓励开办民间美术和手工艺创意店和体验店。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人才、资金等公共文化资源互联互通。
壮大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各学术团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其科研优势,通过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来传播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现实理论研究,并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一些试验基地,通过相关高校在生态科学、生态哲学、生态经营、生态美学、生态文化等知识学科设立解决现实问题的生态课题。发展壮大文化部门队伍力量,探索学习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经验,加强文化种子选手培育、业余团队培养,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服务人才队伍。
传承炎帝神农文化。加大炎帝神农文化理念、意识的保护力度,不断深化对炎帝神农文化的创见性挖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生态道德文化的宣传力度,办好炎帝神农庙会、炎帝神农祭奠等节庆活动。做好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安居遗址等维修保护项目建设,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加大对炎帝文化庙会、炎帝祭奠、义阳大鼓、打硪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做好生态文化推广、普及和传承。推广随州炎帝神农旅游文化,彰显随州市礼乐文明的“精神之源、精典之都、精美之器、精致之治”,凝聚“信义由礼、乐合来仪”的城市精神。
发扬红色革命文化。加强曾都区九口堰、广水市吴店尹家湾等红色革命文化遗址的保护,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实施革命旧址活化利用提升工程,实现更为广泛地传播。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建设、旅游提质相结合;与乡村振兴、老区发展相结合;与惠及民生、增进福祉相结合,通过拍摄电影专题片、宣传片、短视频等途径宣传红色革命精神。打造革命旧址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基地,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红色理想。
弘扬千年银杏文化。深挖随州银杏文化根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银杏养生、风俗人情与价值观结合的银杏文化体系。加强随州特色资源和生态旅游,整合旅游资源,将曾都区洛阳镇千年银杏谷建成为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门户。结合自然资源与红色资源,推动银杏谷休闲度假区开发“长者奢养”市场,以洛阳镇域乡村旅游为纽带,以千年银杏谷景区为重点建设区域,重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绿色农业科普区、山水田园休闲区、传统民宿度假区、千年银杏谷景区等项目,配套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文化旅游基础,以文彰旅,以旅兴产,打造随州千年银杏谷等重点旅游片区,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康养产业等农文旅融合业态。
多层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党政机关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知识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考试、竞职的内容,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常态化。开展生态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加强教师生态文明培训,提高教职工对生态文明的理解。鼓励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开展学生社团教育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和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强化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责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完善社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图书馆等基础设施配置并加强管理,在社区文化资源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和元素,积极引导市民主动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工作要依托镇(街)和村两级文化站、文体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对农村干部、群众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多媒体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构建互联网、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多重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在微博、微信等新兴公共媒体平台创建“随州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号,在随州市人民政府网等官方网站开设“随州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在收视(听)率较高的随州电视台、随州广播电台开辟“随州生态文明之声”专栏,对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最新进展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实时报道,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开展以“弘扬生态文化,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摄影、工艺美术、征文、音乐节等各类专题活动,让群众树立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珍惜资源的生态道德观念,亲身投入到低碳出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等生活实践之中。
强化公众参与主体意识。借助媒体宣传、政策导向,强化公众参与主体意识。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明确公众参与的权利与承担义务,增强主人翁意识。注重正确引导经济增长、个人利益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培养公众的全局意识与长远视野。
全面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拓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渠道,提升公众参与力度。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听取公众诉求以及建议。通过自媒体、拍摄手机视频等形式开展相关活动,拓展公众参与途径。
优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九、生态工程与效益分析
规划共部署优先实施工程12项,明确项目完成年限,划分考核责任主体,确保到2025年,随州市各项建设指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要求。
规划共部署重点建设工程34项,确保到2030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高度健全,鄂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筑牢,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经济产业高速发展,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和通道更加畅通,特色文化事业繁荣兴盛,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基本呈现。
规划优先实施工程项目12项,总投资51.44亿元,项目投资渠道主要来源于中央资金和地方自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34项,总投资169.1亿元,项目投资渠道主要来源于中央资金和地方自筹。
生态效益。植被覆盖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林草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稳定性得以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等重要生态功能得以进一步提升,抵御生态环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桐柏山—大别山生态屏障和大洪山生态屏障基本建成,随北桐柏山生态水资源涵养区、随南大洪山山地生态保育区和随中平原城镇生态协调发展区全面构建,“两屏三区、七廊多点”的生态格局将筑牢鄂北生态屏障。水体、大气、土壤环境的污染负荷将进一步削减,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将会有明显提升。
经济效益。产业经济结构将进一步趋向合理,并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高经济总量,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色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直接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充分利用随州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高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的同时吸引省内外游客,拉动内需和提高就业率。工业转型将取得突破,农业基础将更加稳固,旅游格局将更加优化,城市经济将更具活力。最终建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社会效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幅提高,生物多样性安全得到有效维护,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将有效减少,居民将获得更加便利的城镇交通和舒适的生活空间。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促进和保障全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文明、和谐、节约、绿色、低碳等理念从困难奋斗中走来,深刻地刻印在生态文化核心之中,生态文明建设将取得新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将加快呈现。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将明显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将逐步呈现。
十、保障措施
继续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作用,统筹全市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工作。各县(市)、区要及时更新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建设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过程中的日常事务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讨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事项部署工作,调动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和监督。各有关部门要在职能范围内,协调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合力。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和任务。突出生态环境部门的综合协调地位,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领导干部生态文明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干部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
《随州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后,报送随州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把长期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年终考核,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明确《规划》在随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反馈有关信息。建立规划任务落实和目标考核结果的奖惩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拓宽筹资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坚持多渠道并举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投入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经费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门的预算科目,紧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合理调整和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大政府财政性投入。对部分能够进行产业化运作,可以获得一定收益的项目,要灵活运用产业发展政策,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优先项目目录,对优先发展项目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参与,通过明确项目运作模式和成果共享办法等方式,解决企业参与此类项目的后顾之忧。适度利用金融市场融资,通过利用国家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委托招商、建设—经营—转让方式(BOT)、转让—运营—转让方式(TOT)、资产证券化(ABS)、私人主动融资(PFI)等多种融资方式,以及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的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为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进行融资。也可通过发行彩票、债券等形式,筹集社会资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与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密切合作,积极开发、引进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等方面的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重点开展特色优势产业生态设计、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预警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促进随州市生态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契机,抓紧培养、引进相应的人才,选择一些业务骨干定期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积极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建设,构建人才市场体系,提高人才开发水平。制定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完善人才评价制度、用人机制,健全人才培训机制、业绩分配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群众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追求绿色效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随州市生态环境社会公益组织准入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公益事业。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社会公众申请加入生态环境保护公益组织,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加大媒体宣传,使公众意识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推动公众自愿参与建设活动,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附表 随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现状及目标责任分解表
任务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值 | 指标属性 | 备注 | 现状值 (2022年) | 近期目标 (2025年) | 远期目标 (2030年)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
生态 制度 | (一) 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 建设 | 1 |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 | 制定实施 | 约束性 | 市县 | 制定实施 | 制定实施 | 制定实施 | 市人民政府 | 市生态环境局 |
2 | 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研究部署情况 | - | 有效开展 | 约束性 | 市县 | 有效开展 | 有效开展 | 有效开展 | 中共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 | - | ||
3 |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 % | ≥20 | 约束性 | 市县 | 23.8 | ≥23.8 | ≥23.8 | 中共随州市委组织部 | - | ||
4 | 河长制 | - | 全面实施 | 约束性 | 市县 | 全面实施 | 全面实施 | 全面实施 | 市水利和湖泊局 | - | ||
5 | % | 100 | 约束性 | 市县 | 100 | 100 | 100 | 市生态环境局 | - | |||
6 | 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 | 市:100 县:开展 | 市:约束性 | 市县 | 100 | 100 | 100 | 市生态环境局 | - | ||
生态 安全 | (二)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7 | 环境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比例 PM2.5浓度下降幅度 | % | 约束性 | 市县 | 86 (目标值85.3); 34.5 (目标值37) | 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 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 市生态环境局 | 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委、市交通运输局 | |
生态 安全 | (二)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8 | 水环境质量 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提高幅度 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幅度 黑臭水体消除比例 | % | 约束性 | 市县 | 所有考核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达标率100%;无劣五类水体;黑臭水体5处,正在整治中 | 优于Ⅲ类,达到考核目标;无劣五类;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持续增加 | 优于Ⅲ类,达到考核目标;无劣五类;无黑臭水体 | 市生态环境局 | 市住建局、市水利和湖泊局 | |
(三) 生态系统保护 | 10 | 生态质量指数(EQI) | - | ΔEQI≥-1 | 约束性 | 市县 | -0.4 | ≥-1 | ≥-1 | 市生态环境局 | - | |
11 | 林草覆盖率 山区 丘陵地区 平原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 | % | ≥60 ≥40 ≥18 ≥35 ≥70 | 参考性 | 市县 | 46.86 | 46.9 | 46.95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 ||
12 | 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 外来物种入侵 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保持率 | % - % | ≥95 不明显 不降低 | 参考性 | 市县 | 100; 不明显; 未降低 | 100; 不明显; 不降低 | 100; 不明显; 不降低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市农业农村局 | ||
生态 安全 | (四) 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 14 |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 | % | 100 | 约束性 | 市县 | 100 | 100 | 100 | 市生态环境局 | - |
15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 | - | 建立 | 参考性 | 市县 | 建立 | 建立 | 建立 | 市生态环境局 | - | ||
16 |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 - | 建立 | 约束性 | 市县 | 建立 | 建立 | 建立 | 市生态环境局 | 市应急管理局 | ||
生态 空间 | (五) 空间格局优化 | 17 | 自然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地 | - |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 约束性 | 市县 | 面积未减少,性质未改变,功能未降低(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6.76%;自然保护地面积占6.4%) |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
19 | 河湖岸线保护率 | % |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 参考性 | 市县 | 26.4%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 市水利和湖泊局 | - | ||
生态 经济 | (六) 资源节约与利用 | 20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 - | 约束性 | 市县 | 下降率为5.71%,目标任务为3.5%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 市发改委 | - | |
21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 -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 约束性 | 市县 | 降低率为4%,“十四五”目标任务为16%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 市水利和湖泊局 | - | ||
22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 | % | ≥4.5 | 参考性 | 市县 | 6 | ≥4.5 | ≥4.5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 ||
23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 - | 完成上级规定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 参考性 | 市 | 降低率为20.03%,目标任务为18% | 完成上级规定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 完成上级规定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 市生态环境局 | - | ||
(七) 产业循环发展 | 24 | 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 | % | 完成年度审核计划 | 参考性 | 市 | 100 | 100 | 100 | 市生态环境局 | - | |
27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幅度 综合利用率≤60%的地区 综合利用率>60%的地区 | % | ≥2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 参考性 | 市县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0.5% |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 市生态环境局 | 市经信局 | ||
生态 生活 | (八) 人居环境改善 | 28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 | % | 100 | 约束性 | 市县 | 100 | 100 | 100 | 市生态环境局 | - |
30 | 城镇污水处理率 | % | 市≥95 县≥85 | 约束性 | 市县 | 100 | 100 | 100 | 市住建局 | - | ||
31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 | ≥50 | 参考性 | 市县 | 31.84 | 50 | ≥50 | 市生态环境局 | - | ||
32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市≥95 县≥80 | 约束性 | 市县 | 100 | 100 | 100 | 市城管执法委 | - | ||
33 |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占比 | % | ≥80 | 参考性 | 市县 | 100 | 100 | 100 | 市城管执法委 | - | ||
34 | 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平方米/人 | ≥15 | 参考性 | 市 | 13.5 | 15 | ≥15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市住建局 | ||
生态 生活 | (九) 生活 方式 绿色化 | 36 |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 % | ≥50 | 参考性 | 市县 | 77.66 | 78 | 80 | 市住建局 | - |
37 |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 % | 超、特大城市≥70;大城市≥60;中小城市≥50 | 参考性 | 市 | 39.15 | 50 | ≥50 | 市交通运输局 | - | ||
38 |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 | - | 实施 | 参考性 | 市县 | 实施 |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有序推进 |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生活习惯基本养成 | 市城管执法委 | - | ||
生态 生活 | (九) 生活 方式 绿色化 | 39 | 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 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 在售用水器节水型器具占比 一次性消费品人均施用量 | % % 千克 | ≥50 100 逐步下降 | 参考性 | 市 | 61.5; 100; 1.45千克/天 | 65; 100; 逐步下降 | ≥50; 100; 逐步下降 | 市经信局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 |
40 | 政府绿色采购比例 | % | ≥80 | 约束性 | 市县 | 94.35 | 95 | 95 | 市财政局 | - | ||
生态 文化 | (十) 观念意识普及 | 41 | 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 | % | 100 | 参考性 | 市县 | 100 | 100 | 100 | 市委组织部 | 中共随州市委党校 |
42 |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 % | ≥80 | 参考性 | 市县 | 83.24 | 85 | 85 | 市统计局 | 市生态环境局 | ||
43 |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 | % | ≥80 | 参考性 | 市县 | 85.72 | 87 | 87 | 市统计局 | 市生态环境局 | ||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现状: 1.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指标共计40项,其中有4项指标(指标5:林长制、指标10:土壤安全保障、指标14:湿地保护率、指标20:耕地保有量)是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根据全省实际情况制定出的特色指标; 2.截至2022年底,随州市涉及的40项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指标中,38项已达到考核要求,2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与考核要求尚有差距。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