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关切>市级动态
城区监测站战高温 加密监测促水质改善
发布日期:2025-09-01 信息来源: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审核:生态环境局法规科 字号:[ ]

8月21日中午12:10分,骄阳似火,室外温度超过40摄氏度。市城区生态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城区站”)监测人员肖洒、孙阳、顾鸿洋像往常一样驱车来到位于府河岸边的广水平林国控水质监测站,熟练地穿上救生衣,携带采样器具和监测仪器,登上已等候在岸边的一艘小木船,划向河道中央,开始采集水样,测量藻密度、叶绿素等水华数据。尽管戴着草帽、穿着防晒服,但豆大的汗珠仍顺着额头、鼻尖滴到记录本上,模糊了刚写下的字迹……这样的场景,每周至少会重复2次。

今年6月份以来,国控平林断面水质出现较大波动,水质达标压力骤增。城区站迅速组建监测专班,对府河白云湖至平林沿线开展水质加密监测,实行“一周双测”,及时掌握沿线水质动态,为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攻坚水质改善提供数据支撑。

合理布设点位,当好“监测员”

白云湖至平林断面河道长50余公里,两岸入河支流、沟渠较多,如何布设监测点位才能精准反映水质变化情况。城区站组织监测人员会商后,在府河干流设置9个、重要支流入河口设置5个、主要沟渠入河口设置3个,共17个点位,每周一、周四开展固定监测,并根据气象条件和监测数据对点位监测频次进行动态调整。

科学研判数据,当好“分析员”

受人员数量的限制,城区站每名监测人员既是现场“采样员”,又是实验室“分析员”,现场采集的水样送至实验室后,监测人员顾不上休息,在随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的支持配合下,以最快速度通过仪器分析,在次日下午出具结果。明确专人负责对数据结果进行整理,结合近期数据对比分析,研判污染来源和风险点位,提出管控建议。

及时编发预报,当好“预警员”

结合数据分析研判情况,编制《水质预警专报》、《水华预警快报》,数据结果于出具当日发送至工作群,供流域沿线的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广水市接收,以便进一步开展排查溯源与整治工作。目前,已编发《水质预警专报》15期、《水华预警快报》25期。同时,采购一批化学需氧量快速检测试剂,分发给随州市生态环境局曾都区分局、高新区服务中心,提高排查效率。

水质不达标,脚步不停歇

城区站将继续深化多部门协同攻坚

以“战高温,保水质”的实际行动

守护好“水环境安全生命线”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