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411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9-25 09:25 信息来源: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审核: 生态环境局 字号:[ ]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4118号提案的答复

刘荣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关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第24118号提案《关于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对提案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表示肯定。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落实情况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防控处置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长黄继军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协商会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环境应急管理重要讲话精神,分析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形势和风险隐患,切实增强各地各部门环境风险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督促强化应急准备。健全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严格按照《随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健全市、县、镇三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市级建立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生态环境支撑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县级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乡镇依托镇政府应急管理系统和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指导开展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强化环境应急队伍建设。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均组建有环境应急队伍,队长由单位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每支队伍人数在8人左右。应急队伍严格落实重要敏感节点24小时值班值守,如遇突发环境事件可迅速发动并随时扩充。依托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力量,建立完善并动态更新我市环境应急专家库。组建环境监测组、辐射组两个应急专家组,分别由省生态环境厅随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城区生态环境监测站、随县、广水市环境监测站等10余名相关负责同志担任应急监测专家,并积极参与日常环境监测执法、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实战经验和能力水平。

(二)各类环境应急预案修编备案加快推进

完善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认真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有关要求,目前县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加快推进,其中广水市、曾都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印发实施,随县应急预案正在抓紧编制,预计今年年底完成。针对性开展专项应急预案修编。持续开展府澴河流域14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场核查,对方案内容、情景模拟、空间设施等进行查漏补缺,确保要素齐全、设计合理。全面摸清全市2家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底数,探索开展“一园一策一图”应急预案编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修编加快推进。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管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实现动态更新备案和电子化管理,目前2023年132家重点排污单位均按要求编制完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后期我局将持续强化企业应急预案管理,根据全市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清单,对比2024年重点排污单位管理名录,再次梳理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情况,督促相关企业及时完成备案,并按要求组织开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三)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强化流域上下游和部门联防联控。近年来,我局先后与武汉、孝感、建立府河跨流域上下游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与襄阳、南阳、信阳等周边地市签订跨界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协议。与市消防支队签订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协议,与应急管理、住建、水利和湖泊、卫健等部门已初步就协议内容达成一致,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应急联动协签订工作,从而实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沟通响应、第一时间联合处置。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制定年度4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计划。督促随州市城南污水处理厂等涉环保设施重点企业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和演练活动,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作业流程,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认真学习传达《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敏感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落实重大敏感事件1小时报告、现场直报和并行报告等信息制度和突发环境事件“5.24”信息报送要求。建立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应急负责人联络手册,进一步强化汛期环境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实施问题风险“零报告”。

(四)环境应急处置整体能力水平持续提升

建立环境应急物资调用储备机制。我市现有以便携式多种气体分析仪、应急遥控采样船、双过滤罐全面罩、生化防护服等自行采购装配的应急监测防护装备58套。相关危废处置企业和化工园区储备环境应急监测设备和消防应急装备70套,应急管理、水利湖泊等部门配备沙袋、铁锹、帐篷、灭火器辅助用于环境应急物资若干。目前我局正在积极与应急管理、水利湖泊等部门对接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调运联动机制,谋划推进环境应急项目用于补充应急物资储备和完善应急物资库建设。进一步提高环境应急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随州智慧环保平台将国控、省控、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融合汇总,实时分析监测数据,结合气象信息、污染源数据精确锁定站点上风向污染源,先后建成“蓝天卫士”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系统、专用汽车行业喷漆工序视频监控系统、重点单位用电管控平台、设备振动监控系统,利用300个视频摄像头、243套用电监控设备、54套振动监控盒子,对污染源项实现精准管控。大力宣传环境应急处置知识。坚持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执法办案和普法宣传相结合,把法制宣传融入执法、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增强社会公众维护环境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今年以来,我局充分利用机关主题党日、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持续宣传贯彻环境应急、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文件精神。持续深入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通过“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环境应急有关知识,推动提升干部群众环境应急意识。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市将对照《湖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聚焦目标任务积极查漏补缺,逐步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进一步优化环境应急装备物资队伍。积极对接省生态环境厅和相关企业单位,扩充一批环境应急专家和应急队伍,强化环境风险“一张图”建设,完善信息平台管理,与应急管理部门、化工园区和相关企业联合共建环境应急装备物资库,确保满足市县两级环境应急指挥、监测、交通、防护所需。

二是进一步强化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积极争资立项,不断提升现有监测能力。完成“一河一策一图”市级复核,确保通过部省抽查。持续推进汛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落实隐患分级评定、台账动态清零,联合多部门共同开展涉环保设施、有限空间等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生态环境领域总体安全。

三是进一步提高环境应急响应时效。督促各地认真落实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要求,坚决杜绝谎报、瞒报等行为,组织开展环境应急专题培训,学习借鉴“南阳实践”经验,对各地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进行认真总结。完成年度4项环境应急演练计划,进一步健全环境应急联动机制,着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复盘能力水平。


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7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