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通知要求,现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专项督察反馈意见序号30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一、反馈意见建议:
要系统推进长江干支流水污染防治工作,尊重治污减排和生态恢复规律,分轻重缓急,打好水环境治理歼灭战、攻坚战和持久战。
二、整改措施:
1.强化府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推进水岸同治,启动并实施随州“五城绕水”项目,对府河、漂水、涢水、徐家河部分河段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开展水生态修复,统筹解决河道水环境问题。
2.对府澴河入河排污口分类施策,加强整治,不断提升入河排污口监管水平。
3.推进实施府澴河流域区域水环境分区管控,加强水污染风险防控,建立污染源清单,完善应急预案,强化水环境应急管理。
4.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完善配套管网,提升截污控源能力,减少污水直排。
5.积极推动河长履责,落实河长制联席会议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6.督导造成水污染的工业企业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7.加强饮用水源地和流域重点监测断面水质监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公示水质监测结果。
8.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法律服务,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类水污染纠纷。
三、整改完成情况:
1.市水利和湖泊局印发《市水利和湖泊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取水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展取水许可专项整顿,对湖北晶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取用水专项整顿。落实对高新区化工工业园、湖北省黄鹤楼酒业的水资源论证管理工作,并对企业开展了节水评价制度。完成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信息整改工作和全国用水统计调查制度和地下水管控指标落实工作。2019年用水总量为9.5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降幅达到 40.1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达到 42.2 %,全市纳入考核的12个水功能区,达标10个,达标率达到83.3%,都完成了省定目标。2018年以来,依托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投入资金8650万元,完成了浉河小河段、浪河淅河镇段、㵐水万和镇区段、澴水监生店段、漂水河道治理,治理河道51.92公里。2020年,市委市政府自筹资金2.60亿元,全面启动了城区白云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和㵐水梁家桥水生态连通工程建设。市发改委积极谋划推进一批重大生态保护类项目,积极争取融资,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双十工程”(生态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工作。
2.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从设置审批、分类整治、水质监测等方面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截至2020年底,共完成45个入河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341个排污口登记造册,对45个获批入河排污口实施在线监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人工采样监测。
3.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府澴河流域水质。强化流域水环境分区管控,建立市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5个县(市、区)政府,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签订《随州市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书》,与市生态环境局签订了《涢水流域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协议书》《厥水流域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协议书》。在充分调研、科学总结的基础上编制了府澴河污染源清单,并结合源清单编制各国考断面应急预案,强化水环境应急管理。
4.全市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2座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排放标准为一级A,市污水处理厂于2018年完成了提标升级建设,2019年底投入正式运行,排放水质从一级B提升到一级A标准;随县、广水市等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也分别启动了提标升级建设,已于今年10月全部完成投入运行。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市3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主体工程全部竣工,主支管网基本建成,累计建设长度674公里,尾水排放达到一级A标准,全部进入运行阶段。
5.市委常委会研究议定市级河长一季度至少亲自巡河1次以上,市河湖长办建立河长巡河提醒、督促、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县级河长巡河情况进行通报,各级河长巡河履职形成常态。连续三年对县市区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进行考核,2019、2020年将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对县(市、区)目标责任考核。县级同步对乡级河湖长制工作进行了考核。
6.推进产学研合作、搭建研发平台、申报和实施科技项目来加强水污染防治技术研发,2020年支持15家企业申报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平台,支持3家农业企业申报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地。落实《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支持先进适用水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开展工业节水型企业创建。印发《关于开展工业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组织青岛啤酒、健民叶开泰国药、犇星化工、雅都恒兴纸业、广彩印刷、利康药业等10多家企业开展工业节水行动,犇星化工、青岛啤酒、雅都纸业等一批重点用水企业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节水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监督检查,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配合省节水办,到青岛啤酒、湖北正大、晶星科技开展节水工作调研。对石材行业造成的河流污染问题,随县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应急超磁水体净化站。
7.履职尽责,扎实开展水质监测和公开。每年根据省厅监测方案和地方实际制定随州市监测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每月或每季度开展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流域水质监测,按期在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对外发布水质状况。建立健全测管联动机制,制定印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质量测管联动工作方案》,协同督导各地及时应对处置,缩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时间。
8.市司法局开展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自查,协调生态环境局充实环境纠纷调解委员会人员队伍,市普办法将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纳入工作重点,并根据“谁执法 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对“七五”普法期间环境保护宣传进行督查。
四、下一步持续深化整改措施:
我市将长期坚持,持续深化此项任务的整改,
建立完善水环境质量测管联动机制,提升水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排查整治,督导完成市人大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档”监督管理,继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水质监测、分类建档和问题整治。打好水环境治理歼灭战、攻坚战和持久战。
如果公众对该问题整改公示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2021年3月16日-2021年3月22日)向市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反映。
联系方式:0722-3313016
随州市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21年3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